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步骤
- 时间:2025-08-06
- 人气:2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通过标准化流程评估非无菌药品、医疗器械等样品中微生物污染程度,核心步骤如下:
一、前期准备与环境控制
洁净环境:操作需在B级洁净背景下的A级单向流洁净台(如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定期验证环境悬浮粒子与微生物指标。
器具灭菌:培养皿、移液管、滤器等需121℃高压灭菌15-30分钟。
培养基准备:
计数培养基(如胰酪大豆胨琼脂用于需氧菌,沙氏葡萄糖琼脂用于霉菌/酵母菌)需进行无菌性及促生长能力验证;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如麦康凯琼脂)需预确认抑制能力。
二、样品制备与稀释
供试液制备:
固体样品:取10g样品,加入90ml稀释剂(如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均质制成1:10混悬液;
液体样品:直接取10ml或稀释至1:10;
抑菌性样品:添加中和剂(如头孢类需头孢菌素酶)或采用薄膜过滤法去除抑菌成分。
系列稀释:根据预期污染水平,对1:10供试液进行梯度稀释(1:100、1:1000等)
薄膜过滤法(抑菌性/低微生物样品)
取供试液通过0.45μm滤膜,用pH7.0缓冲液冲洗滤膜(每膜总量≤1000ml);
滤膜贴于培养基平板,培养条件同平皿法。
四、控制菌检查
大肠埃希菌:
取供试液接种至含中和剂的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30-35℃培养18-24小时;
转接麦康凯液体培养基,42-44℃培养24-48小时,可疑菌落进一步验证。
沙门菌(特定制剂):
取10g样品加入TSB培养基,接种菌悬液培养后分离鉴定。
五、结果判定与报告
计数结果:需氧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以CFU/g(ml)报告,如口服制剂细菌数≤1000 CFU/g;
控制菌: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等致病菌(如胶囊剂每10g不得检出沙门菌);
阴性对照:同步操作的灭菌样品应无菌生长,否则试验无效。
关键注意:
全程严格无菌操作,供试液制备至接种需在1小时内完成;
抑菌性样品必须进行方法适用性验证,回收率应为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