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那艾,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服务咨询热线:

021-51619676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 总有机碳分析仪操作步骤检测分析

总有机碳分析仪操作步骤检测分析

  • 时间:2020-04-18
  • 人气:108

很多成品最终质量完全由原材料的初始质量决定,如聚合物、有机和无机溶剂、清洁剂、纸和杀虫剂。最普遍的原材料是氯气与氢氧化钠等,由氯碱行业生产。氯碱工艺就是通过电解近饱和、饱和以及超饱和的盐水来制取氢氧化钠和氯气。在强电流下,盐水分解产生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这就是氯碱工艺,工艺过程越高效,产品质量和利润就越高。世界氯碱年产量已超过了4500 万吨,其中总有机碳分析仪北美和亚洲合计产出1400 万吨,欧洲1000 万吨,许多其他区域提供余下的2100 万吨。氯碱制造的大致的流程,从原始的盐水溶液开始。盐水溶液浓度在3.5% - 28.0%之间。对此溶液用盐使之饱和、过滤、然后置入电解池。通强电流后,溶液被电解生成氯气、氢气和产生苛性碱溶液。此过程生成的三种产物都被净化,然后出售或用于其他内部工艺。进入电解池前,在盐水处理工艺的任何工艺点都可以进行总有机碳TOC 检测。在苛性碱溶液工艺区,可以进行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机碳(IC)的质量保证检测。饱和食盐水在直接电流刺激下被电解,在阳极产生氯气,在阴极产生氢氧化钠和氢气。为了避免氢氧化钠、氢气,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在电解槽中插入一张有孔的隔膜将其隔为阳极室和阴极室要电解出氢氧化钠必须防止氢氧化钠和氯气发生反应。通常,有三种处理方式:在电解槽中加入汞池、隔膜法和使用隔膜池工艺。其中,隔膜池工艺是最经济有效的电解制碱方法,因为它耗电最少,在碱浓缩过总有机碳分析仪程中需要的蒸汽也相对较少。膜池工艺使用全氟磺酸膜,具有离子选择性,以分隔阳极与阴极反应。只有钠离子和少量的水可以通过这张膜。这样可以生产高质量的氢氧化钠(NaOH)。精良的氯碱工艺是建立在严格的变量控制基础上的,电化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子需被监测和控制在一个稳定水平。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就是盐水溶液中的总有机碳含量。通常,溶液中的总有机碳含量不能超过10ppm。低于这个值,离子膜可以正常使用,但如果高于这个值,过量的有机物则可能会使溶液发泡阻塞离子膜,局部脱水,严重的甚至灼烧离子膜。一旦离子膜遭到破坏,就必须重换一张以确保最佳效果。如果继续使用原离子膜,就必须大幅加强电压。不管用何种方法处理,一旦制碱过程受到干扰,生产成本就会增加。